美军频频举行大规模军演 金一南:其本质是在防御

最近,美国在西太平洋地区同时展开代号分别为“重返太平洋”和“护身军刀”的两场大规模军事演习,引发国际社会高度关注。这两场演习不仅在时间上重叠,更在战略层面上形成联动,凸显出美国在亚太地区重新进行军事布局的紧迫性。不过,美国智库近日对美国的这一做法提出质疑,认为美国应当减少在中国“家门口”的军事存在,只有这样才有助于缓解目前中美的紧张关系。那么,美国主导的这两场大规模军演释放了什么信号?我们又该如何看待美国智库的观点?这些就是本期《一南军事论坛》要关注的话题。

美军频频举行大规模军演 金一南:其本质是在防御

李悦:据美国媒体报道,美国空军主导的“重返太平洋”演习于7月10日启动,为期两周。计划调动300架战机和数千名人员进行跨战区部署,重点演练“敏捷作战应用”等新型作战概念。美空军参谋长阿尔文称,这次演习的重要性甚至超过了美国空军著名的“红旗”军演,因为演习的主旨是应对“大规模中美冲突”。与此同时,美澳联合主导的“护身军刀”演习于7月13日至8月4日举行,参演总兵力达3.5万人,涉及19个国家。一南教授,美军在西太地区接连举行两场以“中美冲突”为背景的大规模军演,从中释放出怎样的信号?

金一南:首先,这两场演习,从演习的名字来看就名不正言不顺。美国空军主导的演习,名为“重返太平洋”,而事实是美国长期在西太平洋保持大量驻军,从未离开过。另外一场演习叫“护身军刀”,听起来似乎是防御性的演习,但实际上这一演习具有很强的攻击性。所以这两场演习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都名不副实。其次,这两场演习总体看声势浩大,呈现出剑拔弩张的态势,折射出的反而是美国在西太平洋的困境。因为美国在亚太地区的驻军大多分散在各个岛屿上,陆军没有足够的纵深,无法有效展开,所以在美军看来,未来如果和中国在亚太地区爆发大规模冲突,主要依靠海军和空军,而海军的行动通常比较缓慢,从美国本土到第一岛链,行动距离远且航行时间长。所以在“重返太平洋”演习中,美军要重点演练“敏捷作战应用”等新型作战概念。同时,根据美方的评估,中国军力正在急剧增加,中国军力的上升和美国在西太平洋的军事部署,形成一个非常大的反差。所以,不论演习的声势如何,都无法掩盖美军在西太平洋所面临的窘境。

美军频频举行大规模军演 金一南:其本质是在防御

展开全文

资料图:美国“堤丰”中程导弹系统(来源:环球网)

李悦:与“重返太平洋”演习侧重美军自身“敏捷作战应用”不同,“护身军刀-2025”演习在强化盟友联合作战能力的同时,更突出了进攻性特点:一是参演国家达到19个,相比2023年增加了6个;二是演习范围从印度洋圣诞岛延伸至6500公里外的珊瑚海,创历年之最;三是新增了网络战、人工智能军事化应用等课目;四是美国首次在太平洋地区试射了“堤丰”中程导弹系统。一南教授,此次演习如此强调进攻性,目的是进行防御性威慑吗?

金一南:美军看似咄咄逼人的攻势,其本质是在防御。以前美军需要搞“护身军刀”这种涉及后勤保障的演习吗?不用的。朝鲜战争期间,美军依托日本和韩国就可以完成后勤的各种补给。因为当时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几乎没有海空力量,制海权完全在美军手中。在这样的情况下,美军根本不用搞现在这种大规模的远方后勤支援力量演习。但现在不行了,现在美军觉得驻日基地、驻韩基地,甚至连第二岛链都不安全了,它的后勤补给已经无法完全依靠这里的军事基地来实施了。因为根据美军的评估,这些基地都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导弹射程范围以内。所以唯一的办法,就是要从更远端进行后勤支持。有人说,依托澳大利亚不行吗?其实仔细分析一下,也很勉强。因为澳大利亚的工业能力和国防力量不足以支撑美国在太平洋的野心。从其生产能力来说,澳大利亚不是一个能靠得住的伙伴。所以说美国这个演练,看似来势汹汹、咄咄逼人,实际上是在日益困窘的情况下,自己想出的一些解决办法而已。以前那种依托驻日美军、驻韩美军、驻菲美军,对中国形成实质性威胁的年代,更是一去不复返了。

美军频频举行大规模军演 金一南:其本质是在防御

资料图:位于日本冲绳的驻日美军普天间基地(来源:环球网)

李悦:没错,美国国内近期也出现了不少战略反思的声音。美国智库“国防优先基金会”7月9日就发布报告称,美国应该收缩在亚太地区的前沿军事部署以缓解对华紧张关系。报告认为,美国在日韩等中国周边区域密集驻军,具有很强的进攻性,并且由于太过靠近中国边境部署,也存在很大的风险性。未来一旦有了冲突,美军肯定会首当其冲,还容易引发局势失控升级。报告还特别指出,美国在菲律宾部署“堤丰”中程导弹系统和在中国台湾地区驻训军事人员等举动,非但无助于威慑,反而会刺激中国加速军事反制。一南教授,这是否反映出美国正酝酿在大国博弈中进行战略调整?

金一南:是的,美国智库“国防优先基金会”发表的这些观点,与美国的传统观点相比,有着比较大的区别,包括它提出“中国如今拥有足以阻止美国在亚洲占主导地位的实力”。那美国应该怎么办呢?只有向后退。美国智库“国防优先基金会”认为,目前美军的部署过于靠近中国,而且态势具有很强的进攻性,一旦发生冲突,美军的人员和资产可能会遭受损失。所以我们看到,它们提出这样的观点,并不是想放弃与中国的博弈,而是在中国日益增长的军事实力面前,如何有效地保障美军在亚太地区的战略地位,以及美军的人员和资产安全。由此,我们会发现,美国近期在亚太方面的政策变化是比较快的。今年3月,美国国防部发布了一个名为《临时国防战略指导意见》的文件,明确将中国定义为美国“唯一步步紧逼的威胁”,并且把遏制中国大陆以武力夺取台湾,同时保卫美国本土,作为美国国防部唯一需要同时应对的两个作战场景。但是到了今年7月,就出现了不同的声音。今年7月,美国智库“国防优先基金会”建议将驻韩美军减少50%以上,驻冲绳的海军陆战队要全部撤出,调往关岛或美国本土,同时要全部撤出在台湾的500名美军教官。这个智库还提到,现在在台湾的500名美军教官不符合美国以往所做的承诺,而且只会进一步刺激中国,给在台美军带来更大的风险。所以我们看到,从美国五角大楼到美国智库,他们释放的信息似乎有一些矛盾的地方,前面那么咄咄逼人,后面怎么就又退缩了呢?这说明,他们正在进行战略上的调整,而且这种调整很明显是被迫的。也就是说,当美国认识到中国人民解放军具有相当实力的情况下,美军为保护自己的军事基地、军队人员和军事资产的安全,而不得不考虑的一种办法。现在用攻击性的姿态保卫相关资产是不太可能的,所以只能用防御性的姿态保卫美国在西太平洋的资产了,这是它们国防智库的一个基本结论。

(央广网·军事频道 记者:李悦)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