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军官海外自曝空战惨败,甩锅莫迪政府引全民破防,太尴尬了

今年5月的印巴空战,印度政府在国内宣传中始终以“胜利者”自居,甚至发动十天的全国庆祝活动。但是,纸是包不住火的。最近,有关真相从海外渠道不断的流回印度,引发印度不少民众情绪破防。

印度驻印尼武官希夫·库马尔在雅加达防务研讨会上,用一份意外曝光的PPT首次承认:印度损失了6架先进战机和两套S-400防空系统,包括3架单价2.4亿美元的法制阵风战机。库马尔披露的PPT显示,5月7日夜间至8日凌晨的关键交战中,印军的损失包括:3架阵风、1架苏-30MKI、1架米格-29以及2套S-400防空系统。卫星图像拍到了印军基地内S-400系统被摧毁的残骸。库马尔承认,惨败根源在于体系性缺陷。首先是数据链割裂,阵风使用法国标准数据链,米格-29用俄制系统,预警机依赖以色列技术,三者无法互联互通,导致印军依赖语音通讯传递情报。其次是电子战完全失效,一架阵风刚起飞即与指挥系统失联,飞行员绝望呼叫时被巴军锁定击落,印度国产无人机甚至使用民用通信模块,遭干扰后瞬间瘫痪。第三是预警能力差,法国达索公司模拟证实,巴军ZDK-03预警机与歼-10CE的数据协同速度,是印军系统的2.7倍,目标处理效率形成碾压优势。

印度军官海外自曝空战惨败,甩锅莫迪政府引全民破防,太尴尬了

面对这些铁证,前印度空军军官阿拉瓦特辩解说,因为政治上的限制,印度空军没有预先执行“对敌防空压制作战”任务,导致印军“绑住双手作战”。这听起来和1962年冲突中,印度把失败归咎于尼赫鲁不肯出动空军,如出一辙。这个说法无法自圆其说,压制巴方防空系统与印空军空战损失没有直接关联,被击落的印度战机都是被超视距空战击落的,不是地面防空火力。巴方歼-10CE在ZDK-03预警机引导下,于160公里外发射PL-15E导弹实现100%命中率,而印军“流星”导弹因雷达探测距离不足全程未发挥作用

印度议会国防委员会报告显示,印军明知各型装备兼容性不足,却未在战前升级数据链或采购配套预警雷达。俄方曾建议印军为S-400配备预警系统,但印方为省钱拒绝,导致S-400沦为“瞎子”,被诱饵战术摧毁

印度军官海外自曝空战惨败,甩锅莫迪政府引全民破防,太尴尬了

展开全文

“政治限制论”出现后,印度网民反应激烈,有人指责“如果阵风真的无敌,为何3架被击落却谎称事故?”还有人嘲笑说,下次要不要甩锅“因为太阳太刺眼才没躲开导弹”。还有部分网民鼓吹“不能允许巴基斯坦拥有射程优势,应研发射程300公里导弹压制巴方”,却无视印度根本没有这个研发能力,更没有能力破解阵风的源代码。

更深层的矛盾在于,印度军民对“体系作战”的认知完全脱节,从军方到民间,仍然迷信单机性能,而巴空军已构建“预警机-数据链-导弹”三位一体空战网络,领先了印度一个时代。

印度军官海外自曝空战惨败,甩锅莫迪政府引全民破防,太尴尬了

当巴基斯坦与中国已启动“雄鹰-2026”计划,研发人工智能空战决策系统时,印度网民还在争吵“该买俄罗斯导弹还是法国航电”。印度议会紧急讨论空军现代化方案,却仍在“国产化”与“紧急采购”间摇摆。技术可以购买,体系无法复制。印军最大的溃败不在天空,而在认知——当“万国牌装备”遇上“全体系协同”,再华丽的单机也只是一枚昂贵的靶标。

印度某军事论坛置顶帖写道:“我们没输给飞机,而是输给了时间。”楼下回复获赞数千:“不,我们输给了不愿面对真相的自己。”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