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改革(新中国货币改革)

  6.7或成人民币汇率年内拐点

  周五(8月5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6.6406元,昨日中间价报6.6444元,人民币中间价上调38点。16:30收盘报6.6392,23:30收盘报6.6426。

  回顾整个7月,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先跌后涨,不过市场在涨跌之时依然保持平静,预期较为平稳,而成交量则有所放大。7月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累计贬值0.17%,为连续第三个月贬值,2016年以来贬值幅度扩大至2.42%。

  市场人士认为,预计人民币兑美元贬值压力仍在,但风险或有一定减轻。今年以来,人民币兑美元的贬值压力在不断释放,7月人民币兑美元跌幅明显有所收窄。同时,7月份美元涨势已有所放缓,当月累计下跌0.39%,结束此前连续两月升值走势。未来美元指数上涨动能将来源于美联储二次加息的时间。市场预计美联储年内加息空间依然有限,且加息时点最早也要到12月。此外,随着避险情绪的消退,中国经济基本面仍然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有力支撑,人民币不存在大幅贬值的基础。

  交易员认为,从外部因素来讲,近期人民币走升,与美元指数(95.5402,-0.0157,-0.02%)下行关系较大。继上周公布的美国第二季度GDP数据低于预期之后,本周一公布的美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亦低于市场预期,这些因素总体上持续打压美元,使得美元走弱。

  “本周五美国还将公布非农数据,如果这一数据表现不佳,则会进一步打压美元。如果这一数据高过市场预期,美联储加息的预期才会升温,进而利好美元。”上述交易员称。

货币改革(新中国货币改革)

  人民币汇率改革一周年市场化成效初显

  去年的8月11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完善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价,以增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的市场化程度和基准性。近一年后的今天,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已初见成效。“‘收盘汇率+一篮子货币汇率变化’的中间价形成机制初步建立,人民币兑美元双边汇率弹性增强,兑一篮子货币汇率基本稳定。”央行近日对汇率改革的成绩给予肯定。

  近一年以来,央行持续推进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改革,逐步形成了“收盘汇率+一篮子货币汇率变化”的中间价报价机制。人民币汇率保持基本稳定,尤其是今年5月份、6月份以来,在美元大幅走强、人民币贬值压力增大的情况下,人民币汇率始终保持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与此同时,外汇交易量较快增长,交易品种和方式不断完善。2015年12月份,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对外发布人民币汇率指数,包括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参考BIS货币篮子计算和参考SDR货币篮子计算的人民币汇率指数。上述基准指标的发布,完善了境内人民币汇率基准指标体系,便利市场参与主体全面准确衡量人民币汇率水平和市场供求情况,也提高了境内银行间外汇市场在人民币相关产品上的定价话语权。

  “未来,中国将继续完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不断提高政策规则性和透明度,加强与市场沟通。”在今年7月份召开的第三次二十国集团(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对汇率政策的大方向给出了明确预期。8月3日,央行在谈到下半年重点工作时表示,继续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货币改革(新中国货币改革)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