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硬碰硬,别怪中国没打招呼!第3国突然下场,外交部把话说透
据报道,德国计划于下月派遣两艘军舰通过台湾海峡。对此,中国外交部于2024年8月19日在例行记者会上发表了声明。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回答路透社记者提问时表示,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维护台海和平稳定的关键在于坚决反对“台独”。中国方面一直坚决反对以“航行自由”为借口,损害中国领土主权和安全的行为。
据报道,德国国防部长皮斯托里乌斯即将开启其上任后的首次亚太之行,期间“巴登符腾堡”号军舰可能会穿越台湾海峡。当前,德国国内对这一行动正在进行宣传,德国外长贝尔伯克表示,此举是对中国进行“示威”的必要手段,并声称中国的军事力量提升速度过快,已对整个西方世界构成威胁。对此,我们应如何解读这一事件呢?首先可以明确的是,德国军舰在海峡穿越的过程中,不大可能采取更为挑衅的举动。从政治层面来看,只有美国对环太平洋军演和台湾海峡局势有“实际需求”。
随着中美在南海的竞争不断加剧,德国多次派遣军舰进行所谓的“自由航行”。2021年9月,中国拒绝了德国军舰进入中国港口的请求。当时,中国外交部的态度较为温和,回应称希望域外国家能够尊重地区国家为维护南海和平稳定所作出的努力,并发挥建设性作用。2022年1月,外交部对德国“巴伐利亚”号护卫舰在南海的活动进行了严厉批评。到了2023年6月,德国国防部长在香格里拉对话会上发表了强硬言论,声称德国必须为维护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和保护主要海上通道而采取行动。
近年来,受到美国的煽动,多个域外国家纷纷在台海区域表现活跃,加拿大、荷兰和土耳其等国便为显著例证。这些国家的穿越行动实际上对局势的影响有限,更多是为了向美国示好,显示其忠诚。然而,这种侵害中国主权、扰乱台海和平的挑衅行为,势必需要我们采取坚决的反制措施。如果不及时控制这股不正之风,未来不仅会使这些行为愈演愈烈,还可能间接助长岛内“台独”势力的张狂气焰。
展开全文
据中新社报道,近日德方就网络安全问题公开指责中国,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在8月1日的例行记者会上做出回应。林剑指出,中方坚决反对这种预设剧本、蓄意炒作的反华政治操弄,也坚决反对将网络安全问题政治化和武器化。林剑表示,近一段时间以来,西方某些政客和媒体一再抛出未经核实、甚至蓄意捏造的信息,渲染所谓的“中国网络威胁”,其目的显然并不在于真正关注网络安全问题。事实上,中国是网络攻击的主要受害者之一,一贯反对并依法打击各种形式的网络攻击。
6月下旬,德国联邦数字化和交通部长维辛访问中国。在此期间,他对欧盟委员会提出了批评,并呼吁欧盟在对待中国时应采取公平竞争的态度。欧盟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加征关税的举措,显然对德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毕竟谁都希望能够从中获利。然而,欧盟此举却破坏了德国的盈利机会,这让德方感到不满。虽然维辛的言论似乎传达出德国希望与中国加强关系的信号,但紧接着传来的消息却是德国计划移除5G网络的相关内容。
虽然德国给出的理由是“安全风险”和“节约成本”,但明眼人都能看到,这背后与美国的施压密不可分。至于规定的2026年和2029年期限,则显示了德国在是否采用华为5G设备问题上的犹豫不决。德国既想排除“竞争对手”,又想维持其在欧洲通讯市场的领先地位。然而,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据媒体报道,在2024年上半年的业绩大会上,德国电信首席执行官已公开表示,对华为、中兴等中国企业设备的“清网”将非常困难,这将对德国本土通信产业的发展造成巨大损害。
德国在面临华为和中兴等中国企业撤回5G设备的情况下,却意外获悉中国在6G技术突破和6G外场试验网络建设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这一消息无疑表明,中国在6G领域继续保持着强势地位。从这一点来看,德国在移除中国企业的5G设备后,将难以在6G技术上与中国进行深入合作。
中国在6G技术领域的突破,不仅展示了其科技实力,也为全球科技进步做出了贡献。这一成就让世界看到了中国在科技创新方面的坚定决心和能力,同时为全球通信技术的未来指明了方向。我们期待6G技术尽早实现商业化应用,以便为人类社会带来更多的好处。同时,我们也呼吁国际社会携手合作,共同推动科技创新,为人类的美好未来贡献力量。根据环球网2021年9月17日的报道,日本媒体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国在6G专利申请方面占据了40.3%的份额,位居全球首位。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