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银行学(货币银行学 英文)
1、1现金是可立即进行交换媒介,不同时代,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现金,如原始时期用贝壳作交换媒介,贝壳在当时就是现金再如金本位时,黄金可作为立即交换媒介,那时起黄金为现金2现钞就是具体的纸币硬币附币3综合说明,在现代,一般现金可等于现钞,因为钞票纸硬币可作为“立即。
2、1货币政策广义的货币政策是指政府中央银行以及宏观经济部门所有与货币相关的各种规定及采取的一系列影响货币数量和货币收支的各项措施的总和狭义的货币政策则限定在中央银行行为方面,即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进而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各种方针措施 2货币政策目标通过货币政策的。
3、货币银行学中的贷款审查“6C”原则即1品德Character2能力Capacity3资本Capital4担保Collateral5经营环境Condition6事业的连续性Continuity或LAPP原则即流动性Liquidity活动性Activity盈利性Profitability潜力Potentialities。
4、货币银行学课程是全国自学考试金融与金融管理学科各专业必考的公共课,是为培养自学考试者金融学基本理论知识和研究运用能力而设置的基础课程本课程为6学分 货币银行学既研究货币信用银行活动的一般规律和现代金融经济运行一般形式规范原则操作程序,又着力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特殊规律原则和形式规范。
5、2可测性 即作为中间目标的变量必须能准确和迅速地进行量的测度3可控性 即中间目标的具体变量应便于货币管理当局运用政策工具有效地驾驭和控制4抗干扰性 指所选择的金融变量的变化能够有效抵御其他因素的影响,能够独立发挥作用,使中央银行能够准确把握政策的适当与否和力度。
6、2信用指一切货币的借贷,金融狭义专指信用货币的融通人们之所以要在“信用”之外创造一个新的概念来专指信用货币的融通,是为了概括一种新的经济现象信用与货币流通这两个经济过程已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最能表明金融特征的是可以创造和消减货币的银行信用,银行信用被认为是金融的核心3。
7、2004年以前,金融学就是货币银行学,从2004年起,为了和国际接轨,货币银行学专业改为金融学专业,货币银行学这门课也改名为金融学是国家教育部规定的经济类和管理类学生的必修课核心课。
8、2009人文社科类,一级学科经济学下设以下二级学科 政治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比较经济学经济地理学发展经济学生产力经济学经济思想史经济史世界经济学国民经济学管理经济学 数量经济学会计学审计学。
9、关于货币银行学中基础货币理论的计算题如下1面值 1000 元期限 5 年年利率 10%的债券,每满一年付息一次假设某投资者在发行满 2 年时以 1060 元购入并持有到期试计算该投资者的单利最终收益率2某公司发行债券面额为 1000 元,期限为5年,票面利率为 10,单利计息,现以。
评论